辭典 |  大眾字 |  産品 |  句庫 |  學習 |  社區 |  電子書包教育專區
用戶登入 | 用戶註冊

國立成功大學 

語種:漢漢
索引:解釋 相關資料
解釋
名詞: n.
國立成功大學(英語: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NCKU),簡稱成大,現為臺灣研究型國立大學以及T3大學聯盟成員之一,是全臺規模第二的全科性綜合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1931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以及戰後(1946年)改建的臺灣省立工學院。成大校本部約60公頃,現由緊緊相連的八大校區所組成,另擁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斗六校區,總計180公頃。此外,成大也是南臺灣教育中心、醫學中心、光電系統科技中心、南區奈米研究中心、航太中心及區域網路中心的所在地,涉及的學術領域十分完整全面。
名詞: n.
成大在人文、理學、管理學、工學、醫學、設計與規劃等學術領域均表現傑出,現已於2005年及2008年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當中各獲總額居次的新台幣17億元之補助。在2009年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公佈的「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當中亦分別位居全世界第307名、第262名[3]以及第281名。
相關資料
1927年臺灣總督評議會第五次會議中,對於如何普及實業教育所採取的方策之問題,決定設置與工業有關之專門學校。
1928年七月,由於此時臺灣已有兩所高等商業學校(台北高等商業學校及台北高業學校台南分校),世論強烈表示實在太多,故文教局決定廢掉"台南高等商業學校"(校址在今永福國小),並新建一所工業專門學校。
1929年臺南州政府贈地52942坪做為校址。
1931年於臺南市小東門外創立「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即現在的成功校區,創校之初設有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
1931年三月十六日,在本校及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校址在今台灣大學徐州路校區)舉行入學考試,共409人應考。三月二十三日,發布錄取通知,第一屆錄取機械工學科25人、電器工學科25人以及應用化學科22人。
1932年十月二十七號公佈成大第一首校歌。
1934年三月十六日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共計60名畢業生,聽眾約五百人。
1940年機械工學、電氣工學二科增為二班,應用化學不增班,惟將電氣化學組獨立電氣化學科,共設四科六班,同年增設土木、建築、電氣化學等三科。
1942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國民政府接收後,地址為「工學路」。
1944年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電氣化學科依舊。增設土木科及建築科二科,總計有一院六系
1946年3月改稱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10月再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等6系。
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不久道路也更名「大學路」。
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至今。
詞條貢獻者: dirk  
 貢獻者按積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已有2次好評
[ 返回大眾字首頁 ]
詞條訊息
當前版本:第1次更新
最近更新:2018-05-30
詞條創建者:dirk
大眾字關係雲
查看關係雲    完善關係雲
還沒有關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