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  大眾字 |  産品 |  句庫 |  學習 |  社區 |  電子書包教育專區
用戶登入 | 用戶註冊

拜占庭帝國 

語種:漢漢
標籤:歷史,地理
索引:解釋 相關資料
解釋
無詞性

羅馬帝國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之為東羅馬帝國,也有人稱為拜占廷帝國(希臘語:Βυζαντινή αυτοκρατορία;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東羅馬國位於歐洲東部,領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歷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東羅馬帝國共歷經12個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為新羅馬(拉丁語:Nova Roma;希臘語: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個世紀中不斷變動。色雷斯、希臘和小亞細亞西部是帝國的核心地區;今日的土耳其、希臘、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從4世紀至13世紀是帝國領土的主要組成部分;義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亞半島南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亞、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脈以北的阿爾及利亞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爾也在7世紀之前曾是帝國的國土。


相關資料
關於帝國的起始紀年,歷史學界仍存有爭議。主流觀點認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羅馬、羅馬帝國政治中心東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標誌。德國東羅馬學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這位皇帝首次將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半)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紀年。其他觀點分別以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帝國皇權統一歸於東羅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紀(希臘化開始)和8世紀(希臘化完成)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標誌。
東羅馬帝國本為羅馬帝國的東半部,以拉丁語和拉丁文化為基礎,但與西羅馬帝國分裂後,逐漸發展為以希臘文化、希臘語和東正教為立國基礎,不同於古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新國家。在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這個帝國被外人稱為「東羅馬帝國」。但在其1千年的存在期內國號一直為「羅馬帝國」(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羅尼姆斯·沃爾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對於今日的東歐各國有很大的影響。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個世紀的悠久歷史中所保存下來的古典希臘和羅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學思想,也為中世紀歐洲突破天主教神權束縛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引發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歷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和屠殺,直到1261年收復。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國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滅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拜占庭帝國的遺產及影響
在東羅馬教案帝國的最後一夜中,有一些人趁亂登上拉丁人的戰艦,逃到了克里特、摩里亞、愛奧尼亞群島和威尼斯。一艘熱那亞商船保留了它在那最後一夜的乘客名單,上面有六名巴列奧略皇族的人,兩個科穆寧皇族,兩個拉斯卡利斯皇族,以及一些次要的貴族。這些人和其他許多東羅馬人攜帶著古代的珍貴文獻流亡到西歐各國,使得生活在天主教神權世界的人們重新看到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亞歷山大和愷撒,以及其他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光輝思想(但事實上,這些知識和思想大部份保存在西歐修道院中,少部份從伊比利亞半島的摩爾阿拉伯王國進入西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及其他希臘哲學家的學術早在數個世紀前便已在歐洲的天主教經院中受到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了)。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人性戰勝了神性,希臘人的理性光明照穿了教宗和封建制度所構成的重重帳幕,給西歐帶去了文藝復興之光。在拜占廷帝國的廢墟上,誕生了西歐的新世界。
在歐洲的北方,拜占庭帝國給予斯拉夫民族的文字、禮拜儀式和教會使他們與君士坦丁堡之間產生強大的精神聯繫。東羅馬末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亞嫁給了俄國的伊凡三世。帝國滅亡之後,俄羅斯以繼承拜占廷遺產的名義,宣布莫斯科成為「第三羅馬」。這一稱號一直延續到1917年俄國革命時為止。
俄國皇帝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拜占庭帝國的企圖。葉卡捷琳娜二世曾經設想以君士坦丁堡為俄國的新首都,以聖索非亞大教堂為自己的皇宮,並把自己的一個孫子命名為君士坦丁[來源請求]。亞歷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亞歷山大二世和尼古拉二世這些俄國皇帝發起了一系列針對鄂圖曼帝國的戰爭,試圖光復君士坦丁堡[來源請求],但是這些企圖都被英國(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或德國(1878年柏林會議)等國挫敗。
許多拜占廷學專家都認為,拜占廷文化在古典文化與西歐文藝復興之間起到了傳承者的作用,拜占廷帝國所留下的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453年,拜占廷滅亡了。但是其精神永存。其巨大影響,不僅在曾經是拜占廷領土的那些國家,而且在拜占廷帝國舊疆界以外的國家中仍然存在。拜占廷文化在其國土之外的東歐和西歐甚至具有更深遠和強大的影響。」;「1453年5月29日,一種文化被無情地消滅了。它曾在學術和藝術中留下了光輝的遺產。它使所有的歐洲國家擺脫了野蠻,並給予其他國家文化精華。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幾個世紀中一直保護著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個世紀中始終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
拜占廷帝國的文化和宗教遺產至今仍然可以在俄羅斯、保加利亞、希臘等國家看到。在希臘的東正教聖地阿索斯山的20個自治修道院和拔摩島的聖約翰修道院上,作為拜占廷帝國永存的象徵,帝國的金底黑色雙頭鷹旗至今仍飄揚在這些修道院的上空中。
詞條貢獻者: JinJQ  
 貢獻者按積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已有1次好評
[ 返回大眾字首頁 ]
詞條訊息
當前版本:第0次更新
最近更新:2020-02-17
詞條創建者:JinJQ
大眾字關係雲
查看關係雲    完善關係雲
還沒有關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