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  大眾字 |  産品 |  句庫 |  學習 |  社區 |  電子書包教育專區
用戶登入 | 用戶註冊

台灣勞工陣線 

語種:漢漢
標籤:台灣,組織,協會
索引:解釋 相關資料
解釋
無詞性

台灣勞工陣線(簡稱「勞陣」)(Taiwan Labour Front)成立於1984年5月1日,是台灣最早的勞工運動團體,以追求每個工作人的經濟正義,以及整個國家的社會正義為目標。為了達成此項目標,勞陣不僅開創了台灣工運的格局,也深刻影響了台灣工運走向。

相關資料
勞陣的前世與今生── 一部波瀾壯闊的勞工運動史
勞陣每一個階段參與社會的方式,反映了當時台灣社會的背景與條件。不變的是,勞陣總是扮演引領風騷、開創先鋒的角色。 戒嚴時期(1984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 早在一九八四年,還是一個人人噤若寒蟬的恐怖時代,不容許人民集會結社,更別提組織有「社會主義」概念的運動。然而,在長期經濟發展之下,勞工累積了大量的不平和冤屈,此時,一群律師組織「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以免費的法律諮詢,幫助勞工爭取權益,成立四年累積服務3,000個勞資爭議個案,這就是勞陣的前身。

運動狂飆期(1988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
隨著一九八七年政治解嚴,為因應新形勢,於次年改名為「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發動二次大戰以來,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勞工示威,並支援數百件勞資爭議事件。其後數年間,持續巡迴全台各地,舉辦勞工教育,組訓工會基層幹部,促成各地工會紛紛要求脫離資方與黨國的威權控制,走向「自主化」,真正代表勞工的聲音。

體制深耕期(1992台灣勞工陣線)
一九九二年後,台灣政治民主化粗具規模,需要在制度上繼續細緻、深耕。因此再度改名 「台灣勞工陣線」,致力於「工運的社會化」層次。關心的層面,從單純地捍衛勞工經濟利益,擴大到整體公共資源的分配,以及弱勢者的生存權利。勞陣拋出的種種議題,如大量失業、全民健保、國民年金、新國有政策、產業民主等等,都成為全國辯論的重要議題。

新時代、新挑戰(1999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1999年勞陣正式申請立案為「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勞陣認為在「全球化」的大浪底下,台灣社會正逐漸分裂成兩個階級:能夠全球快速移動的階級,如資本家、高級人力;以及綁在當地的階級,如勞工、一般社會大眾。前面一群人,以全球為家,尋找最佳的套利機會;而後面的一群人,則忍受產業轉型之痛,長期失業之苦。外有跨國人才競爭的隱憂,內則社會安全網殘破不堪。
勞陣相信,「全球化」之下的台灣,不必然為了提昇全球競爭力,成為一個兩極化的殘酷社會,因為這樣的社會不可能繁榮富足、長治久安。台灣有機會走一條中間偏左的路線,讓強者與弱者共存,讓社會更公平、美好。勞陣歷年來拋出的種種議題,如失業保險、大量解僱勞工保護、全民健保、國民年金、新國有政策、產業民主等等,都反映了我們的信仰與追求。
在社會運動狂飆的黃金年代,勞陣衝撞威權的舊體制,協助全國各地自主工會及「全國產業總工會」的成立。九○年代中期之後,台灣「福利國家」體制粗具規模,勞陣選擇成為「制度的提倡與奠立者」,透過政治遊說與街頭實踐,將社會民主的理念,深化為具體的制度主張。
未來,勞陣將逐漸加重政策擬定、思想啟蒙的工作,期許自己成為台灣工運的「思想彈藥庫」,厚植公共精神,平衡台灣過於個人主義的思考習慣,持續站在弱勢者的立場發聲,為台灣下一波的社會改革做準備。
詞條貢獻者: MrMander  
 貢獻者按積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已有0次好評
[ 返回大眾字首頁 ]
詞條訊息
當前版本:第0次更新
最近更新:2013-09-18
詞條創建者:MrMander
大眾字關係雲
查看關係雲    完善關係雲
還沒有關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