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 言 貼 士  

   語言與文化的差異(10)--動物比喻
類別: 文化交際 [第 50 篇]

四 比喻 動物比喻

漢語和英語中都有大量的比喻,然而,理解另一種語言的比喻往往並不容易。學習英語的學生可能碰上這樣的句子︰

“You chicken﹗” 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
(“你這個膽小鬼﹗”他輕蔑地看著湯姆道。)(不是“你這隻雞”。)

The stork visited the Howard Johnstons yesterday.
(霍華德•約翰斯頓家昨天添了一個孩子。)(不是“有鸛鳥做客”。)

學生遇到這樣的句子,如果不知道chicken指“懦夫”或“膽小鬼”,不知道 a visit by the stork指“孩子誕生”,就可能會感到迷惑不解。講英語的人學漢語時也會對下面的句子感到費解︰“你真熊﹗”“那個家伙簡直像條泥瞅﹗”

講英語的人和中國人對於熊的聯想很不一樣。他們認為熊是很凶猛、危險的動物,也可能認為動物園或野生動物園林裡的熊調皮淘氣,滑稽可愛;但決不會像中國人那樣,認為熊愚笨、無能、無用。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你真熊”可能相當於“你真笨”、“你真沒用”、“你真軟弱”、“你真窩囊”等義。’

大部分英語國家裡都沒有泥鰍,人們不過把泥鰍看作是一種魚,不會認為它很清,並理解“滑”的轉義︰“圓滑”、“狡猾”、“不老實”、“不可靠”等。不過,在英語中的確有一種說法跟漢語中的“滑得像泥鰍”這種比喻在意義上和感情上完全一樣︰ slippery as an eel(滑得像鱔魚)。

從上列論述可以看出,人們時常把某些品質或特性與某些動物或物體聯系起來。這些品質或特性又往往能使人產生某種反應或情緒,盡管這種聯想很少或根本沒有什麼科學根據。聯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異。在本章中,我們只討論一些與禽獸有關的比喻,以及在不同文化的環境中這些比喻所引起人們的相同或不同的聯想。

先舉幾個聯想相似的例子。
He’s as sly as a fox. He’s foxy. You’ve got to watch him.(他滑得像個狐狸。他很狡猾。對他你可要當心點兒。)
You ass! You stupid ass! How c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你這頭驢﹗你這頭蠢驢﹗怎麼會幹出那種事兒來?﹗)
He doesn’t have an idea of his own. 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他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會鸚鵡學舌.)
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孩子們準備過節忙得像蜜蜂一樣。)

中國人對上述動物的聯想同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一樣。實際上,在漢語中也有“蠢驢”、“鸚鵡學舌”、“家狐狸一樣狡猾”等說法。

在這兩種文化中,聯想相似的其他動物還有︰鹿是膽小溫順的,小羊是討人喜歡的,豬是骯臟貪吃的,猴子是頑皮淘氣的,豺是貪婪卑鄙的,糧是凶殘好殺的。

現在談一下聯想不同的情況。這種情況可分為兩類︰第一,在一種文化中提到某些動物時往往可以聯想到某種特徵,而在另一種文化中卻聯想不到任何特徵。第二,有些動物在兩種文化中人們會聯想到某種特徵,但所聯想的特徵卻不同。

第一類舉bull(公牛),beaver (河狸,海狸),crane(仙鶴)和tortoise(烏龜)為例。

對中國人來說,公牛和河狸不會引起什麼聯想,不論是否常見,有用無用,無非是動物而已。中國人也許猜得出 a bull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裡的公牛)是什麼意思,但想像不出說英語的人心目中的形像;一頭噴著鼻息、怒氣沖沖的公牛闖進擺滿精致瓷器的店裡。因此中國人對這個說法的生動性體會不深。這種說法的意思是︰在一個需要舉止靈巧得體、細致周密的場合闖進一個行為粗魯、手腳笨拙、會惹麻煩的人。

河狸主要產於北美洲,在中國很少見。河狸經常積極活動,有嚙樹築巢的習性,在築巢這一方面,河狸有很高的技藝和獨創性,因此有eager beaver.(賣力的河狸)之稱。在喻義方面eager beaver則指“急於做成某事而特別賣力,但有點急躁的人”。這個比喻有時略帶貶義,則指“為討好上司做事過於賣力的人”。

鶴在中國文化中是長壽的象徵,因此父母常常給孩子起名為“鶴年”、“鶴齡”,說明他們希望孩子長大成人,長命百歲。鶴常與象徵堅定長壽的松聯在一起。繪畫和圖案常以松鶴為題材,並以“松鶴延年”題詞。上年歲的人在過生日的時候,喜歡人們贈送畫有松鶴圖案的禮物。但對西方人來說,鶴不會引起這種聯想。如果有的話,大概同《伊索寓言》中的鶴有點關系吧。

在中國文化中,龜有兩種象徵意義。一方面龜象徵長壽。古代的府第、廟宇、宮殿等建築物前常有石龜,作為祈求長壽的象徵。另一方面。龜也用來比作有外遇者的丈夫。罵人“王八”或“王八蛋”是極大的侮辱。在西方文化中沒有這種聯想,烏龜不過是行動緩慢、其貌不揚的動物而已。中國人聽說英語詞 turtle-neck sweater(龜脖式毛衣,即翻領毛衣)時,往往克不了作個鬼臉。;

第二類舉owl(貓頭鷹),bat(編蝠),doz(狗),tiger(虎),petrel(海燕)為例。

英語中有as wise as an owl(像貓頭鷹一樣聰明)這樣的說法,表明講英語的人把貓頭鷹當做智慧的象徵。在兒童讀物和漫畫中,貓頭鷹通常很嚴肅、很有頭腦。禽獸間的爭端要貓頭鷹來裁判,緊急關頭找貓頭鷹求教。有時人們認為貓頭鷹不實際,有點蠢,但基本上是智慧的象徵。然而,中國人對貓頭鷹的看法不同,有些人很迷信,怕看到貓頭鷹或聽到它的叫聲。以為碰上它要倒霉。漢語中的“夜貓子進宅”意味著這家厄運將至,夜貓子就是貓頭鷹。

有個美國婦女剛到中國來,不了解中國人對貓頭鷹的留法,常戴著她喜愛的貓頭鷹別針。她發現人們常停下來看著或指著她的別針,有好幾次還問她為什麼戴這種別針,她覺得很奇怪;後來有人告訴她中國人對貓頭鷹的看法,她才知道戴貓頭鷹別針不太合適。

西方人對bat(編幅)無好感,通常聯想到壞特徵。英語中有as blind as a bat(瞎得跟編幅一樣,眼力不行,有眼無珠),crazy as a bat (瘋得像編幅),he’s a bit batty (他有點反常),have bats in the belfry(發痴;異想天開)。有時還有更壞的比喻。提到蝙蝠,人們就會想到醜陋、凶惡、吸血動物的形像。這也許因為吸血蝙蝠的緣故。所以,西方人對蝙蝠的感情很像中國人對貓頭鷹的感情,又怕它,又討厭它。對中國人來說,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徵。這些聯想很可能來自蝙蝠的名稱──“蝠”與“福”同音。有些圖畫或圖案把蝙蝠和鹿畫在一起,頗受歡迎,因為“福鹿”讀起來同“福祿”一樣,象徵吉祥、幸福、有錢、有勢。

英語中有 Man's best friend(人之良友)的說法。有多少中國人知道指的是什麼動物呢?說“人之良友”指狗,許多人會感到奇怪,想不到狗會有這樣的榮譽。在中國,狗往往使人們聯想到令人厭惡的東西,如“狗東西”、“狗娘養的”、“狗改不了吃屎”等。當然,西方人所喜歡的狗的某些品質,中國人也喜歡,如狗忠實、可靠、勇敢、聰明等。但在中國,狗首先是看家的動物,不是供玩賞的動物;人們養狗是因為它有用,並非因為它是個好伴兒。就是說,狗是有用的動物,但並不可愛。

不過,應該指出,講英語的人也並非總說狗的好話︰ You dog﹗(你這狗東西﹗) That dog﹗(那個狗東西﹗) Son of a bitch﹗(狗娘養的﹗)這些都是常說的罵人話。不過這些罵人話並不影響狗的地位。在英國和美國狗仍然是︰“人之良友”。

對英國人和大部分西方人來說獅子是“百獸之王”。從regal as a lion(獅子般莊嚴), majestic as a lion(像獅子一樣雄偉)等用語可以看出,獅子享有很高的聲譽。12世紀後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膽而被譽為 lion-hearted(獅心理查)。難怪英國人選獅子作為自己國家的象徵了。

在中國文化裡,人們對獅子一般沒有那麼多的聯想。獅子不過是一種凶猛強大的動物,不見得莊嚴雄偉,倒是老虎往往會引起類似的聯想。

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對虎的聯想有好壞兩個方面。從好的方面說,虎英勇大膽,健壯有力,堅決果斷。如。“虎將”、“幹起活來像小老虎”、“虎老雄心在”、“虎虎有生氣”等詞語和男人的名字“大虎”、“二虎”、“小虎”等。從壞的方面說,虎凶猛殘忍,冷酷無情。如︰“攔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於虎’等。

最後講一講傳說或神話中的禽獸。在中國封建是朝時代人們把龍(dragon)和鳳(phoenix)作為皇權的傳統象徵。龍代表帝王,鳳代表後妃,毫無貶義。時至今日,這兩種傳說中的動物仍偶爾在傳統的中國圖案中出現。龍是一種象徵吉利的動物,所以漢語中常說家長“望子成龍”,即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有所成就。給男孩子起名字也常用“龍”字,如“龍翔”、“一龍”等。

西方人卻認為 dragon(龍)是邪惡的象徵,認為龍是凶殘肆虐的怪物,應予消滅。在一些描寫聖徒和英雄的傳說中講到和龍這種怪物作鬥爭的事跡,多以怪物被殺為結局。最有名的也許是公元700年左右盎格魯一撒克遜人關於貝奧武爾夫事跡的敘事詩。詩中主人公貝奧武爾夫打敗妖怪格倫代爾後,與惡龍搏鬥,兩者同歸於盡。有趣的是,中國畫上的龍沒有翅膀,西洋畫上的龍卻是有翅膀的怪物。

在西方神話中,phoenix(鳳)與複活、再生有關、根據希臘傳說,民能活許多年──有一種說法是500年。在這一時期結束時,鳳築一巢,唱支挽歌,拍著翅膀扇起火來,把巢燒掉,鳳燒成灰燼,灰燼中又飛出一隻新鳳。因此,當一個城鎮、一個場所或某團體的主要建築物失火或因其他原因而毀壞時,好心人會祝願它“像傳說中的鳳凰那樣,以嶄新的面貌從廢墟中升起”。

在中國神話中,鳳凰被看作是鳥中之王。雄性稱“鳳”,雌性稱“凰”。雖然中國沒有像古希臘那樣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鳳凰卻是吉祥的動物。因此,中國女性的名字中常有“鳳”字,如︰“鳳蓮”、“金鳳”。鳳凰還比喻某物罕見、珍貴,例如︰“鳳毛麟角”。

出處:http://www.huaxia.org.cn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