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  大眾字 |  産品 |  句庫 |  學習 |  社區 |  電子書包教育專區
用戶登入 | 用戶註冊

互市 

語種:漢漢
標籤:歷史
索引:解釋
解釋
無詞性

指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周邊各族間,及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中國與外國之貿易,亦稱通商或通市。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開始了與西域各國的貿易。漢朝還在邊境關口設關市,作為與少數民族的互市市場。“互市”之稱,始于東漢與烏桓、鮮卑、匈奴等族的貿易。互市盛衰與政治、軍事鬥爭密切相關。魏、晉以後,又稱“交市”。時陸路貿易更加繁榮,海上貿易也開始發展。隋代在西北邊境設交市監,掌互市事。唐貞觀六年(632)改稱互市監。沿邊設互市場,以馬市為主。後設市舶使,掌管南海貿易。中唐以後,東南海運大盛,海上貿易超過陸上,廣州、交州、揚州、泉州成為重要商港,至五代,設博易務。時互市皆處於政府嚴格控制下,貿易物品多有限制。文宗大和時,除敕准互市者外,普通人“不得與諸藩客錢物交易”。五代時,私貿興起,後周始許民與回鶻私市。宋、遼、金、元在邊境設榷場互市。海外通商更加重要。宋代于廣州、臨安、明州、泉州等地設市舶司,還有密州板橋鎮、上海鎮、華亭縣、青龍鎮、江陰、溫州等處設舶務和舶場。元代則於泉州、廣州、杭州、慶元、溫州、上海等地設市舶司。明代在海上僅准貢舶互市。清代與西北地方各少數民族及俄國、邊外各族的貿易,由理藩院和當地將軍、大臣及各旗劄薩克管理稽查。內地商人領有理藩院票或當地該管衙門的執照,即可前往貿易。所倫諾爾、張家口、歸化城、肅州、哈密、庫侖、恰克圖、烏裡雅蘇台、伊犁、塔爾巴哈台,以及喀什葛爾、葉爾羌、阿克蘇等處。均為重要的互市點。對外貿易方面,初有海禁,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放海禁後,始于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設關,置監督,管理與西洋的通商貿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複關閉三關,僅留廣州一關互市。  

詞條貢獻者: WangAlan  
 貢獻者按積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已有0次好評
[ 返回大眾字首頁 ]
詞條訊息
當前版本:第0次更新
最近更新:2013-07-25
詞條創建者:WangAlan
大眾字關係雲
查看關係雲    完善關係雲
還沒有關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