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  大眾字 |  産品 |  句庫 |  學習 |  社區 |  電子書包教育專區
用戶登入 | 用戶註冊

次文化 

語種:漢漢
分類:社會類
標籤:社會
索引:解釋 相關資料
解釋
名詞: n.
次文化在社會學中,是指在某個較大的母文化中,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較小的文化或一群人,亦稱亞文化。次文化和其他社會團體之間的差別,在於他們有意識自己的服裝、音樂或其他興趣是與眾不同的。
相關資料
早在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就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覆精神。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在當時為熱爵士樂)」。

因此,當一個次文化成員「即使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也會聆聽某種音樂時,他是在一種想像『他人』在場的脈絡下聆聽音樂的——他聆聽音樂常常是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關係。他對大眾媒體的觀感受到他所隸屬的同儕團體所形塑。這些團體不只是在為音樂分高低而已,他們是以一種更細膩的方式,在為團體中的成員選擇他們會在音樂中『聽到』些什麼。」

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某些次文化的差異在到達了某個程度以後,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Dick Hebdige(1981)使用「風格」這個詞彙,來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態度、暗語、活動、音樂和興趣。次文化風格與主流風格不同的地方在於,次文化風格是刻意被「羅織」(fabricate)出來的,帶有「被建構性」,不同於主流風格的傳統性。這些風格不僅是表面上的建構,也是一種宣示;它反駁了多數共識的神話,打斷了「常態化」的過程,從而得知,次文化的意義不只是運用拼湊、挪用等的手法,進行再創造的一種生產方式而已。同時立基於現實的對立面,做出風格的詮釋,如「任意拼湊的風格」和「令人厭惡的風格」。不過,次文化的收編同時也表現該文化領域的死亡及再生,更顯現次文化不僅僅影響了自身的團體,同時也對「主流」產生莫名的影響力。
詞條貢獻者: Fancie  
 貢獻者按積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已有0次好評
[ 返回大眾字首頁 ]
詞條訊息
當前版本:第1次更新
最近更新:2009-11-05
詞條創建者:Fancie
大眾字關係雲
查看關係雲    完善關係雲
還沒有關係雲